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廉洁河北>

严格标准“保验收”

——六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5-02-11 09:52:00

事贵善始,尤当善终。如果说监理是施工期间的监督,那么验收就是对整个施工和监理的再监督,是严把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必须严而又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对每项任务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达标不放过,不满意不验收,才能避免出现豆腐渣、糊涂账,才能确保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明确验收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尺度。纪委工作怎样才算达标了呢?从工作理念来看,要体现“三个符合”,即:符合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全会精神,符合省委和省纪委全会的部署要求,符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实际。从具体行动来看,要做到“三个相同”,即:“同心”,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向”,党中央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什么问题反映强烈,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同力”,全党上下齐动手,干部群众齐参与。从最终效果来看,要实现“三个满意”,即:让党中央满意、让党员干部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既是施工、监理的重要遵循,也是验收的重要标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要立此存照、严格执行。

树牢验收意识。在诸多城市中,经常看到很多竣不了工的“半拉子”工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质量不达标、验收不过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越往后需要解决的问题越细、越深,人民群众的期望也越高、越迫切,纪检监察工作只会越来越难。无论是对阶段性任务的适时验收,还是对全年任务的年终验收,如果一旦发现动员部署热热闹闹、工作落实不了了之的问题,验收工作必须要担起最后一道关的使命,该问责的问责,该返工的返工。为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牢固树立验收意识,一方面,各项工作从一开始就要奔着验收去,以经过验收为目标,做实做深各项施工环节;另一方面,每项工作必须通过验收才算结束,以严格的验收,倒逼和检验施工行为,确保施工效果。

创新验收方式。一直以来,重动员、轻验收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我们党进入了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常态,其“新”就在于“从严”、“依规”。过去那种只部署不验收、只验收不问责的情况,已与新常态的要求完全不符。要验收,就要动真格;要真验收,就要创新方式。对全年任务来讲,无论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还是查办案件考核,还有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向上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都是很好的途径,但是为什么大家都感到效果平平,关键在于目标不聚焦,程序不严密,评议、问责和成果运用不到位。创新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一要重新科学设定验收指标和验收程序;二要精挑细选验收队伍;三要严格组织开展验收活动;四要充分运用验收成果。唯有此,才能以验收工作的新常态保障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常态。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也不能输的战斗。只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都立足当好“施工队”,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看准了不放手、干不成不松手、干不好不丢手,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层接着一层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进展、新成效,迎来海晏河清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