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紧盯基层民生重点领域领域腐败问题,集中开展专项行动,严打“行霸”、“村霸”、“水霸”等,近两个月以来,排查涉及土地、园林、车管等领域相关案件线索181件,初核87件,立案48件,结案39件;移送司法机关23人。
2014年11月14日,该市纪委出台《关于严肃查处和坚决防止基层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的意见》,成立11个民生专案组,开展集中查处基层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围绕土地开发整理、城市建设、交通项目建设、城市供水、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医保新农合、车管、公路治超、村官九个重点领域,集中排查案件线索,集中查办一批案件。重点查处“村霸”、“水霸”、“路霸”、“电霸”、“市霸”、“行霸”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行为和问题,坚持不留死角,不留情面,做到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据秦皇岛市纪委有关领导介绍,在查办案件工作中,秦皇岛市纪委对中央和省委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坚持归口统一管理、分类转办交办、逐一挂账督办。紧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基层重点领域,广辟渠道深挖案件线索。在充分利用信访举报电话等传统渠道的同时,运用好案件揭露查处网络平台、“人人拍”即时监督和发现线索平台,邀请群众参与监督、上传违纪线索。统筹全市办案骨干力量,查办重大案件时统一指挥调度,形成“拳头”效应;同时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加强在信息沟通、线索移送、疑难会商、手段互补等方面的协作。为保证包案质量、速度,该市纪委坚持快查快处移送机制,实行查办案件签字背书和主办人负责制度,做到责任到人、一包终身。2014年,秦皇岛市纪委初核案件和新立案数量与上年相比,分别上升21.7%和23.4%。涉嫌违法的2名正县级干部被移送司法机关,给予12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四风”问题的县处级干部党纪政纪处分,对20多名县处级干部进行组织调查;此外,给予146名乡科级以下干部党纪政纪处分。(秦皇岛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