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十八届中央纪委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大大小小的权力资源。在整个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当中,核心和重点是加强党内监督。因此,如何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十八届中央纪委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积极推进纪律检查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新形势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落实“两个覆盖”,切实解决上级监督远的问题
从近些年的反腐败实践看,一些系统和部门屡屡发生腐败案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级监督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而距离上级监督又较远,致使权力失去了应有的制约和监督。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积极推行“两个全覆盖”,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和巡视监督全覆盖,确保上级监督的触角能够延伸到基层单位的权力运行过程中去。今年7至8月份,司法厅纪委结合系统直属单位较多的特点和监督工作实际,把推进直属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派驻管理,作为改进监督的最重要内容、最有力方式、最有效手段,深入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同时,落实巡视工作常态化、全覆盖的精神,先后5批组织22个巡视组对27个直属单位进行巡视,有力促进了被巡视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
二、落实“两个为主”,切实解决同级监督软的问题
体制障碍是最大的障碍,机制缺陷是根本的缺陷。现实中,有些案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得到坚决查办,有的地方腐败案件频发却追究责任不力。归根到底,都是体制机制所导致的同级监督软的问题。困此,必须紧紧围绕落实“两个为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工作的支持程度和介入力度,增强基层纪委执纪办案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一是要严格落实“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掌握案件线索和查办腐败案件是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反腐败威慑力的关键所在。对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和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范问题线索的收集和处置程序,坚决杜绝瞒案不报、有案不查、有意拖查、查之不力。二是要严格落实“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进一步明确纪委书记、副书记人选的提名和考察程序,确保其能够更加大胆地履行监督职责,增强执纪办案监督的权威和力度。
三、推进权力公开,切实解决下级监督难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因此,必须把全面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执法公开作为监督工作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保廉洁。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干部群众在公开中监督,保证权力正确规范行使。如,司法厅要求各狱所对拟提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必须提前在狱内予以公示;对减刑、假释裁定书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一律上网公开;对“三类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配合法院推行开庭审理,切实做到“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
四、转变工作职能,切实解决监督目标散的问题
制约基层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工作能力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主业主责不突出,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混淆,把一些本应有党委负责的工作、本应有执法执纪业务部门做的工作,大包大揽,导致工作泛化、职能异化、监督弱化。为避免和杜绝上述问题,司法厅党委制定了《关于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明确了党委领导班子、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以及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了监督责任意识。同时,清理厅纪委、驻厅监察专员办公室不应牵头和不适合参与的工作19项,明确要求各直属单位纪委书记要专司其职,不参与所在单位其他业务工作分工,不兼任所在单位其他领导职务,不分管所在单位临时性工作,有效解决了工作发散、聚焦不足问题。
五、改进监督方式,切实解决监督效果差的问题
一要创新监督方式。改变以往过多直接参与有关部门业务检查,大包大揽、事事牵头、样样主抓,将监督者变为执行者的做法,善于运用领导约谈、巡视监督、信访监督等方式,从“全程参与”向“执纪监督”转变,强化对主抓者、主责者、监督者的监督,发挥好再监督作用。二要创新责任追究方式。把加大问责力度作为转方式的一大抓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事前、事中的监督职责交还给业务主管部门,着力抓好事后问责。通过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把反腐倡廉责任落实到相关职能单位。三要突出监督重点。强化对工程招投标、重大物资采购等腐败高发领域,掌握审批权、监管权、项目资金分配权、刑事奖励提请权等权力高“含金量”职务和岗位的监督制约。四要探索以“体制机制制度加入科技融入文化”的工作模式,深入推进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对权力运行流程实行节点化管理,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
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解决监督本领弱的问题
推进纪律检查机关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始终将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一条主线,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牢牢抓在手上。一要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要求,坚决纠正“四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自觉抵制各种说情风和关系网,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二要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完善执纪执法行为过错内部监督及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履职行为,切实严防“灯下黑”问题。三要紧紧抓住能力建设这个关键。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履职尽责、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能力。
(作者:省司法厅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支树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