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举报 “零遗漏”,苗头倾向“零放过”,信访处置“零积压”。一年来,秦皇岛市纪委创新工作方法,通过“三零”工作法,提高了信访举报工作社会公信度,打通了便民信访举报“绿色通道”。
秦皇岛市纪委畅通和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实现线索举报“零遗漏”
除了开通12388信访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电话外,还搭建了以两网(秦皇岛廉政网、电视台行风评议网)、三线(莲香溢山海清风廉政博客在线、阳光热线和民生热线)、三中心(行政投诉服务中心、75个乡镇信访接待服务中心、两个环境治理投诉中心)为主的信息平台,拓宽案件线索搜集渠道。同时采取成立巡访工作组开展下访活动直接收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聘请的党风监督员、特邀监察员和评议代表的作用,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随机走访、社会调查和群众问卷、与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享资源等方式全方位收集信访举报线索。
精心筛选信访案件线索,确保苗头倾向“零放过”
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三公”消费、清房清车等重点,认真筛选案件线索。对于出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用谈心提醒或信访监督,有效防止问题严重化;对于反映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问题的信访举报线索,及时进行信访监督,由其本人就相关问题做出解释和说明,促其改正;对于反映一般涉纪的信访举报线索,及时进行核查,有效遏制其发展势头,防止铸成大错。
落实领导包案制度,保障信访处置“零积压”
对于本部门、本辖区今年以来一些未及时化解,特别是一时难以解决的信访案件、赴省进京越级信访,由领导班子成员包案,包案领导要综合协调相关部门集中力量化解,做到案结事了。对于实名举报以及市管干部、重点乡科级干部和线索比较具体、明确的信访件优先处理;对于实效性较强的信访举报件,积极协调,特事特办。
今年1至10月份,全市共接到信访举报1736件,初核案件680件,立案645件,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7.7%,全市共查处案件498件,处分484人。其中大要案268件;查处违反公款大吃大喝等八项规定案件201起,处理25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92人,其中县处级5人,纠正其它“四风”问题32起,给予党政纪处分29人。 (秦皇岛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