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作为执纪执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更要强化遵纪守法意识,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中心任务,依纪依法维护党的纪律,依纪依法深纠“四风”,依纪依法严惩腐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
一、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查办案件,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规矩意识,思想上自觉崇法尚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首先要关进法治思维的笼子,融入法治理想的信仰和坚守之中。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第一线,始终面临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直接影响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必须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规矩意识,自觉崇法尚法,依纪依规办事。年初,衡水市把“按照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理念”作为五大理念之一,在市纪委全会上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带头践行法治原则,注重运用法律规范、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以目的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手段合法、程序合法为标准,积极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严格依纪依法惩治和预防腐败。同时,为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先后3次对全市800多名骨干纪检干部进行了封闭培训,对全体办案人员进行了3次办案知识闭卷考试,促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学法、信法、守法、用法,努力让法治精神、规矩意识成为纪检监察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根植于纪检监察干部的内心深处,使大家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查办案件,必须深化“三转”进程,以身作则,行动上自觉依纪依法
执纪执法者必先遵纪守法。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查办案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做到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努力使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法律的检验、社会的监督和当事人亲属的质疑。要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坚持做到快查快结。强化“物证为主”的理念,特别是对大案、要案,在接触当事人之前就获取并固定有效证据,努力做到“零口供”定案,实现“由供到证”向“由证到供”的转变,努力实现“以证定案”。要依法依规定性量纪。在严格遵循党纪法规和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对重大的敏感性案件,尤其是在错误事实认定、证据采信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的案件,实行审理人员提前介入、案件审理内部抗辩制、公开助辩制、疑难案件论证制等制度,认真分析错误事实依据、证据的合理性、可信度,确保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准确性和公平公正性。去年以来,衡水市纪委监察局在审理重大疑难案件中共实行抗辩13起、助辩7起,涉及党员、监察对象46人。
三、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查办案件,必须注重综合效果,让党员干部懂得敬法畏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这就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反对腐败、查办案件中,一方面,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决心不减,力度不松,治病树、拔烂树,强化“不敢”的氛围,坚决遏制住腐败蔓延势头。特别是对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的,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集中的,处在重要岗位并且可能进一步提拔重用的,一定要从严查处,抓一批典型,形成更大震慑。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治本措施,强化制度建设,强化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强化党员干部对法纪法规的敬畏之心,固守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逐步实现“不能”、“不想”。一要强化制度实效性。每查办一起典型案件,都要向案发单位发放《纪律检查建议书》或《监察建议书》,帮助案发单位深刻剖析发案原因,及时弥补制度机制漏洞,不断编密制度笼子,增强制度建设的有效性。二要强化教育渗透性。在“点名道姓”曝光的同时,我们打破警示教育大会只通报案件的惯例,以“一案一点评”方式,从法纪角度深入剖析解读,使教育效果更透彻、更入心。同时,把近年查处的15起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例剖析辑印成册,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使各级干部引以为戒、心警行止。三要强化监督针对性。注重抓早抓小,充分运用信访举报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对干部廉情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廉政谈话、约谈和诫勉谈话等形式,勤教育、多提醒、触碰问题,让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实现对立上的统一,纠小错防大过,抓苗头绝大患。
(作者:衡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韩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