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廉洁河北>

树立法治思维 坚持依法办事

推动交通运输在法治框架内健康发展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4-12-08 15:47:0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位历史高度提出的又一项重大治国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途径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根本保证,三者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对加快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这意味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主要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来推进各项工作,养成“遇事找法”的习惯,让法治成为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我们必须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决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自觉树立法治思维,始终在法律框架内想问题、作决策、开展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争做法治型干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交通运输部门履行职责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行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事关建设交通强省目标的实现。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大力培育法治思维,大力推进依法治交,带动全行业学法、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用法,把交通运输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把依法行政贯穿交通运输发展的全过程,全面建设法治交通,为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建设交通强省提供法治引领和坚强保障。

一、科学立法,夯实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基础

有法可依,这是法治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依法治交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将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及时体现到交通运输法规制度建设中。第一,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研究,加快水路运输、航道管理、出租汽车、城市公交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建设,着力解决交通立法滞后的问题,及时填补相关法律空白。对不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和废止,加快《河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河北省公路条例》的修订工作,着手我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工作。第二,完善科学民主立法机制。交通运输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制定,都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分析,深化立法后评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代表意见,扩大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第三,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制定重大决策前认真履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等程序,经集体研究决定。按要求建立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制定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实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机制。紧密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决策行为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二、严格执法,提高交通行政执法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性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依法行政就无从谈起,必须让权利得到实施、义务得到履行、禁令得到遵守。第一,深化执法模式改革。完善保证法律实施的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进综合执法、统一执法、联合执法、路警共建等交通行政执法模式改革,做到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第二,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加强现场电子取证和检测设施建设,全程监控执法行为。推广非现场执法方式,用信息手段预防办“人情案”和滥用自由裁量权。第三,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执法风纪建设,严格执行执法禁令和规范要求,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和适用规则,严防随意执法和不作为、乱作为。加大上级对下级、主管部门对执法主体的监督,自觉接受纪检监督、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典型案件。

三、自觉守法,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治交法治思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因此,全员树立法治思维和守法观念,保持对法律的信仰和尊重,是法律高效实施的有力基础。第一,自觉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理念。引导交通运输部门党员干部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决不能打法律的“擦边球”,更不能搞“越位”,确保交通运输行政权力全部在法治框架下运行,在全系统形成自觉守法、抵制违法的浓厚氛围。第二,按要求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简化交通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压缩审批环节,常规审批事项限期办结。第三,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狠抓高速公路建设“十公开”、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项目招标合理定价抽取评审法等各项制度的深入落实,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薄弱环节,切实堵塞漏洞,抓好制度全覆盖。第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健全交通运输信息公开机制,深化公开内容,拓宽公开渠道,重点做好资金预算拨付、重大建设项目审批和实施等领域的信息公开,抓好“三个公开、三个清单”制度的落实。

四、认真学法,提高全行业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国家工作人员,首要的一条就是知法懂法,自觉树立依法行政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做法律的忠实拥护者、主动实践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一,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全面强化国家和省、部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把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交通运输系统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衡量指标。第二,强化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对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学习,广泛开展交通运输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培训交流活动,加大学法普法力度,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第三,加强法制队伍建设。督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专门的法制机构,配齐法制人员,加强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逐步剥离法制部门除法制以外的工作职能,确保法制机构权责清晰,专司法制工作。严格执法人员的准入和退出管理,不断提高法律专业人员构成比例,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保障,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干部,让大家时时感到戒尺就在身边,把法治思维融入发展的血液,不断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切实筑牢交通运输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制度根基,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绿色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