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安排部署。依法治国重点是依法治权,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一个重要着力点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用制度的笼子筑牢权力篱笆、遏制权力越线。制约和监督权力,关键是做到依纪管权、依规用权、依制督权,只有依纪管权,才能有效制约权力;只有依规用权,才能规范行使权力;只有依制督权,才能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者紧密相关,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必须全面加强,统筹推进。
一、抓住“三个重点”,实现权力管控不松劲
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领域、热点部位,往往是权力集中的地方,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和约束,就会产生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等问题,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紧紧盯住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要问题,持续发力,管控到位。突出重点领域。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和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必须加强管控,压缩权力空间,杜绝权力寻租。为此,张家口确定了国有投资的工程项目管理、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和政府采购、保障性住房分配使用等10个方面的防控重点,突出权力运行主要环节,深入查找廉政风险,逐项制定防控机制,完善防控措施,有效强化了制度约束。抓住重点岗位。各级领导干部和权力集中部门、资金密集单位、执纪执法领域的重点岗位,是党和政府为民服务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容易滋生消极腐败问题的重要部位。为切实加强重点岗位监管,我们合理划分权力,科学配置权力,防止权力滥用。针对一把手授责、授权过重的情况,坚持以分权制约权力,严格落实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和会议末位表态制度,防止领导干部“一言堂”;针对掌管人事权、执法权、司法权、审批权、监管权等权力的领导干部权力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运用权力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设立勤廉预警线,增强制度约束;针对执法执纪人员职责不清、交叉执法的现象,对部门权力结构进行全面梳理,划定权责范围,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有效规范了行政行为和权力运行。聚焦重点问题。重点问题是权力失控领域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权力运行的“软肋”。围绕重点问题,建立完善机制,强化防范措施,是加强权力管控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和中央、省委巡视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领导干部插手工程项目、土地和城建领域腐败、国企经营和国资监管问题、跑官要官等问题,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分析,分类查找原因,排查薄弱环节,制定管控方案,完善管控措施,坚决防止反弹。
二、把握“三个环节”,实现权力行使不失范
权力运行不规范,办事程序繁复,不仅降低行政效率,浪费行政资源,而且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助长“吃拿卡要”、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把牢简政放权、创新载体、及时整治三个环节,规范权力运行程序,固化权力运行轨道。坚持把“简政放权”作为关键。导致权力变异、运行不规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出多门,环节太多,程序繁琐。我们按照减少层次、优化流程、提高效能、方便办事原则,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于法无据或者通过市场机制能够调节的行政权力,坚决予以取消;对可以下放的行政权力,坚决全部下放,全面厘清权力边界,使各项权力依据法定化、职责明晰化。今年以来,全市共分五批精减市级审批事项430项,市本级审批事项精简率达到了65%。坚持把“创新载体”作为基础。只有建立规范完善的权力运行平台和载体,才能真正使隐性权力公开化、显性权力规范化,实现权力公平、公正运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三级平台”、推行“两个代办”的部署,我们积极进行拓展和深化,全面推行了市、县、乡、村“四级平台”和市县领导干部“领头代办”、市县帮企干部“直接代办”、乡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具体代办”的“三个代办”制度,努力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上下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在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权力的规范运行。坚持把“及时整治”作为保障。规范权力必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常抓真抓、及时整治。我们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全面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整治,重点以“7+4+10”专项整治行动为统揽,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了正风肃纪、还利于民和“三查三看三比”、最差部门评选等“七个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进一步推动权力运行步入规范化轨道。今年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309个,向182个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7人,形成了强力震慑。
三、用好“三种手段”,实现权力监督全覆盖
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必须进一步整合监督力量,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有机结合,形成规范权力运行的监督体系,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工作中,关键要用好公开、巡查、评议三种手段,形成内外结合、上下互补的监督制约体系。全力推进公开全面化。我们把“三个公开、四个清单”作为公开权力的主要载体,大力推进办事公开、执法公开、司法公开“三个公开”,及时公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项、容易发生腐败问题领域和环节的事项,严格落实“四个清单”制度,全市公开准许清单209项、收费清单93项、监管清单170项、负面清单626项,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全力推进巡查常态化。在抓好中央、省委巡视意见落实的同时,针对市直部门巡视工作覆盖不到、权力监督相对薄弱的实际,借鉴省委巡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巡查工作,确定干部选用、优化环境、作风建设等8个方面的巡查内容,组成若干巡查组进驻部分重点市直部门、重点乡镇开展试点巡查。目前正在对林业、审计两个部门开展巡查工作。全力推进评议社会化。在全市启动实施了社会评部门工作,组织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对行政执法、经济社会管理、公益经营、医院、学校五大类73个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张家口日报》进行全面通报,对评议处于末位的由市纪委进行预警,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末位的,对“一把手”进行组织处理。
(作者:张家口市委书记邢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