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新闻播报>廉洁河北>
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网站发布时间:2014-11-26 10:28:0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充分认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在学习和统一思想上,关键是要做到“五个深刻认识”:一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二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推进依法治国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认真谋划法治沧州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四要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五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保障。

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面很广、内容很丰富,需要我们认真领会和把握。重点是六个方面:一是把握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决定将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进行了具体阐释,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回答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达到什么要求的重大问题。把握好这些重大问题,就能更好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相互促进,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二是把握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原则。把握好这些基本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就不会走偏,以正确的立场、正确的路径、正确的方法,来确保依法治国蹄疾而步稳、有序又有效。三是把握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重点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共同推进,才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体建设,才能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变为现实。四是把握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法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概括起来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及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这些任务,涵盖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了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的相统一,体现了战略思维与务实作风的相统一。把这些任务落实好,就能把法治中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是把握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总书记在这次全会上反复强调了这个问题。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认识,我们一定要清醒坚定。六是把握好推进法治领域改革的基本要求。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这次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涉及到许多领域、许多方面,都是中央看准了的事情,也都是必须要改的。我们要把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法治领域的改革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结合起来,坚决破除束缚法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三、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推进依法治市,是我们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重要任务和具体行动。当前,沧州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通过依法治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一要强化法治思维,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各级党委要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推进党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及时把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转化为依法治市的具体行动,确保依法治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要深化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权力透明规范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三要推进公正司法,切实维护司法权威。切实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建立健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四要改进社会治理,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法治真正进入到千家万户,使遵法守法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作者:沧州市委书记商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