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廊坊市纪委监察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在“忠诚、担当、为民、奉献”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能力,以更好地应对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后的新机遇、新挑战。
进一步提升发现问题能力。要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找准案件与线索之间的内在联系,改变过去有举报再去监督执纪的方式,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四个善于”,即:善于主动发现,注重从督导“两个责任”落实、作风整治和专项检查中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善于放宽眼界,注重从群众口碑、新闻媒体、网络舆情和社会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中,去分析、捕捉有价值的线索;善于见微知著,注重从举报内容、署名形式、动机目的中分析问题的真实性和调查的着眼点,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线索;善于举一反三,注重从已查清的问题中顺藤摸瓜,深入挖掘隐藏其背后的有深查价值的线索。
进一步提升突破案件能力。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业务学习、研讨交流、案情分析、传帮带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办案人员实战经验和办案技巧,进一步夯实突破案件的根基;要认真研究突破案件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改进办案方法,特别是在选准突破口,把握办案时机,勇于突破大案要案上下功夫;要坚决贯彻“抓早抓小、从快从速”的办案思路,加强与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对涉法案件及时移交移送,提高办案效率;要通过签订安全办案承诺书、案前提醒教育等方式,加强办案人员安全文明办案教育,使办案人员时刻保持清醒,紧绷安全弦,确保办案安全无事故。
进一步提升准确量纪能力。要按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采取以案释纪、以案代训、跟班学习等方式,大力开展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教育,组织纪检监察干部系统学习业务知识,确保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熟练掌握政策,善于把党政纪条规运用到执纪办案之中,筑牢准确量纪的素质基础。要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将法治理念贯穿于调查取证、初核、立案、移送审理、量纪定性等执纪办案的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程序办理,坚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要大力开展“案件质量提升工程”,实行“乡立案县预审”和县级疑难复杂案件报市纪委指导审理的工作机制,强化案件质量检查考评,完善办案人员审理岗位培训机制,用审理倒促办案质量提升。
进一步提升以案施教能力。发挥案件治本功能,提升运用典型案件进行警示教育能力,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门重要功课。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组织力量认真梳理本地本部门查处过的重大案件,对典型案件深入剖析,系统分析案件成因、危害和警示意义,采取专题辅导、谈话提醒、体验教育、警示教育大会等形式,加大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以及关键岗位人员的警示提醒力度,让党员干部吸取教训、警钟长鸣。要运用好警示教育载体,进一步深化完善“九课堂”廉政教育模式,强化廊坊纪检监察网、《廊坊纪检监察》杂志和廉政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新载体的警示教育功能,及时公布典型案例,扩大反面典型警示教育面,增强警示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能力。面对当前反腐高压态势,纪检监察干部面临着诱惑与抗诱惑、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组织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把自己摆进去,认真解决好如何严守党纪红线、筑牢廉洁防线、夯实道德底线的问题。要以“对标先进、争当岗位标兵”活动为载体,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大力培树廉洁自律标兵,树立标杆、以点带面。要通过纪检监察干部公开诺廉等方式,督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要求,争做克己奉公、勤政廉政的表率。要建立健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坚决克服自我要求不严、行为不检、作风不硬,以及口大气粗、跑风漏气等不良作风,严防“灯下黑”。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把提升“五种能力”作为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制定具体措施,严格抓好落实;各级班子成员要坚持政治自觉、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带头加强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深入实践、带头提升素质,勇做提升“五种能力”的引路人和带头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立足岗位实践,围绕“五种能力”找差距、找不足,补短项、增长项,争做行家里手、争当业务骨干,为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锻造一支忠诚可靠、敢于担当、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敬业奉献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廊坊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