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出新气象 干出精气神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7-08 08:44:23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纪委监委深入整治数量泛滥、时间冗长、内容空泛、层级重复、效率低下等会海难题,推动党员干部从“会场”到“现场”。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了解基层干部作风情况。范子娴 摄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河南考察调研。在谈到“加强社会治理”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项工作。
时针拨回到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短短600余字,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规矩,明确要求“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将其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关爱基层的重要举措。
基层减负效果如何,基层一线干部群众感知最真切、体会最深刻。
“从38块到12块,再减到10块,牌子少了、工作实了”
2024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考察,专门深入了解农村基层减负情况。在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了解到村部挂的牌子、需要村里开的证明、村干部的微信工作群都变少了,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肯定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就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院子里,我曾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切身感受到的变化。村部最多时有38块牌子,汇报时是12块,微信工作群最多时有30多个,汇报时减为4个。”港中坪村党支部书记段德喜说,“现在,又过去了一年,为基层减负带来的变化更大。村部牌子又从12块减到10块,牌子少了、工作实了,我的工作群也只剩3个,能腾出更多精力服务群众。”
“以前办个证明,经常要跑好几次,不是少材料就是找不到人。现在好了,村干部主动上门收集材料,很快就办妥,还送上门。”近日,行动不便的港中坪村村民段柏清拿着刚办好的老年优待证,对村干部代丽平的服务效率赞不绝口。段大爷感受到的变化,正是常德市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带来的直接成效。
常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健全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机制,聚焦“减负”和“赋能”持续发力,把党中央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常德市纪委监委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围绕基层减负赋能、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等开展监督,持续抓好纠“四风”、转作风、树新风。2024年以来,常德市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市委、市政府精文减会,全年制发文件、召开会议分别减少63.6%、43.9%;删减工作群1940个,总体删减率达64.2%;拆除乡村两级不规范的各类标牌门牌科室牌5.8万余块。
“松绑”后的段德喜、代丽平,从繁多的报表、冗长的会议中抽身出来,一心一意办实事、谋福利。今年3月,港中坪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了手工作坊,段德喜、代丽平带领乡亲们开启线上直播,销售自产的农产品。目前,每天成交单数在60至80单之间。
“会议数量较往年同期减少25%,纸质材料打印量减少60%”
“为基层减负要明确权责,不能什么事都压给基层,基层该承担哪些工作,要把职责事项搞清楚。”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多次谈到为基层减负。
当时,九龙坡区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渝快政’APP上有一个全市的一表通智能报表应用,以前我们要填很多报表,有些信息差不多,总是在重复填写。之前我们一年要报上百张表,现在只需要报12张表。”
如今,经过重庆各地的实践探索,“渝快政”又有了新功能。
重庆市北碚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良好条件”目标要求,将规范精简会议作为基层减负重要举措。
“我们分析研判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会议‘常常开’‘层层开’及会议效率不高等问题特点,推动区政府办公室统筹开发‘会议智管’数字化办会监管平台,对会议主题、参会人员进行比对,精准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改变过去多头通知、重复参会的办会弊端。”北碚区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平台支持电子材料上传、扫码一键获取等功能,方便提前确定参会人员、提前熟悉会议内容,推动会议务实聚焦。
为提高质效,“会议智管”平台与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数据贯通,各单位可通过“渝快政”查收会议议定事项。同时,引入智能筛选、自动比对、研判分析功能,精准识别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评估各项工作的执行效果,智能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确保各项任务高效有序推进。
北碚区纪委监委运用“会议智管”平台红黄绿“三色预警”监管模式,实现对各级会议召开情况的动态监督,对超量、超开且达到一定比例的单位通报约谈,构建起“会前筹备—会中协调服务—会后监督问效”办会闭环。
5月底,“会议智管”后台电子屏幕骤亮。值班同志点开弹窗,提示“某区属部门拟召开推进会和工作会可以合并”。值班同志迅速查看大数据分析报告,并向办会单位发出“提醒”:因参会人员完全重叠、会议内容部分交叉,可调整方案合并召开。
“自去年8月使用以来,北碚区会议数量较往年同期减少25%,纸质材料打印量减少60%,筹备时间平均缩减70%以上。”北碚区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说,为实现“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有效辐射,经北碚区向市委、市政府推介,“会议智管”平台接入“渝快政”,在全市各区县投入使用。
重庆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着“为基层减负”这一课题,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心声,全面梳理汇总老问题、新表现,形成问题清单,督促主责部门对症施策,各区县各部门结合具体实际,按照“一区县一清单”“一行业一专项”要求,分层分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从‘会场’到‘现场’,不仅精文减会,调查研究也在悄然变化”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持续为基层减负,才能让基层干部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
今年6月14日,参加完全市防御台风视频会商部署会后,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干部迅速投入防御和应急准备工作中。预置必需物资、排查隐患、监视雨水情变化、发布预警信息……按照上级部署,防台工作有力有序、精准高效推进。
“以前,这类会议市里开完县里开,县里开完乡镇还要再开,层层传达、逐级强调,经常一拖就是一整天。现在市县乡三级同开视频会,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抓落实。”谈起近年来的变化,杨源乡水利站负责人徐庭波颇有感触。政和县是典型的闽北山区县,杨源乡地处高山区,距离城区50多公里。过去,经常收到县直各部门要求乡镇站所负责人参会的通知,其中不少是与本单位业务无关的“陪会”。徐庭波经常往返在开会的路上,有时开完会刚回到乡镇,又收到第二天要参会的通知,倍感疲惫。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是廖俊波生前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时常说的一句话。让干部从无效、低效的会议中解脱出来,走出会场,走到群众中去,才能把“沾着泥土、带着雨露”的真情况、实问题“捞”上来,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
“我们将各级党组织落实精文减会要求作为纪委监委日常监督、派驻监督及巡察监督的重点内容,深入整治数量泛滥、时间冗长、内容空泛、层级重复、效率低下等会海难题,推动党员干部从‘会场’到‘现场’,在一线担当实干。”政和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林昊介绍,政和县纪委监委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全县设置11个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监测点,对发文开会情况实施动态监测,督促各级党委政府从严控制会议总量、规格和频次,大会少开、长会短开、小会合并开。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视频会议、线上共享等方式压缩层级传递成本,让会议真正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服务,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现在,参加的会议明显减少了,会议时间也短了,上来就说正事,三言两语把问题说清,把要求讲透。这时间一省出来,就能扎到田间地头,问问老乡们有什么需求,也能到水库大坝实地排查隐患,琢磨怎么把工作干得更实,心里觉得敞亮多了。”徐庭波说,从“会场”到“现场”,不仅精文减会,调查研究也在悄然变化。
“以前的调研以汇报材料为主,可能会选1到2个点,大致看下。现在省里调研组下来,更加注重实际效果。到水库安全调研时,山路崎岖,车开不进去,调研人员坚持到水库大坝上一一查看有无安全隐患。”徐庭波感叹,“去年汛期,我们在调研时发现了水库大坝的一个渗水点,有可能存在溃坝风险。乡里及时转移水库下游可能受影响的村民,安排专人值班紧盯隐患,汛期过后迅速施工,补上安全漏洞。”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像徐庭波一样,许多基层干部都有同感:为基层减负,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底气和动力抓落实。
“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虚功’,增的是实干担当的‘实效’”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聚焦脱离实际定政策、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加重基层负担问题,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持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获得感。
黑龙江省委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建立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狠抓落实,不断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该省纪委监委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文山会海、“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靶向发力、精准施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
“肯定减负成效的同时,我们也透过基层实际情况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2023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纳入处分范围。”辽宁省抚顺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胡哲介绍,抚顺市纪委监委针对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发现难、定性难的特点,梳理近年来查处的突出问题,对照《条例》列出处分依据,明确表现形式、排查方向和典型案例,并制发排查指引,组织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照监督。
为基层减负,是发展所需,也是民心所向。
“以前一天要接待好几拨检查,同样的材料反复准备,现在执法人员先亮码,检查全程留痕,重复检查也少了。”谈起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推行的涉企行政检查“亮码入企”机制,不少民营企业主连连点赞。“制度+技术”双轮驱动,既压缩了行政检查的随意性,又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
长期以来,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是困扰基层企业和干部的顽疾。花都区纪委监委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调研中发现,涉企行政检查中的不规范行为不仅加重企业负担,还容易滋生微腐败。
聚焦企业反映的行政执法问题,花都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司法局等部门,探索优化政务服务。2024年11月起,花都区试点“亮码入企”,依托现有的广东省一体化行政执法等平台,为执法人员赋予“电子执法证照码”。执法人员只要点击手机,即可实现“亮码即亮证、亮证即定位、定位即监督”。企业扫码后既可查看检查依据和内容,还能对执法过程进行评价。若遇到违规行为,企业可一键反馈至花都区纪委监委监督端。
“技术赋能让监督有的放矢。”花都区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相关平台后台可实时分析检查频次、执法轨迹等数据,对同一企业短期内多次被检查等异常情况自动预警。目前,平台已归集全区20多个执法主体、6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的1万余条亮证亮码数据,涉企检查频次和企业投诉率均有所下降。
“通过规范公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遏制了形式主义,实现了‘企业减负、执法规范、监督精准’的多赢。”花都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这样的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虚功”,增的是实干担当的“实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