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4-07-07 09:11:46
新品种新技术激活后备耕地资源
特写 | 盐碱地里麦穗香
日前,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纪委监委采用“室组地”联动方式,到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田一线检查盐碱地综合利用改造成效。赵明 摄
近日,在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田内,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小麦。赵俊杰 摄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考察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盐碱化被称为土地的“顽疾”,土壤含盐量高从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如今,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和品质选育,相当一部分盐碱地已蝶变为良田,进一步夯实大国粮仓。
随着全国“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我国约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可利用的有5亿亩左右,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和“潜在粮仓”,经过综合改良治理的盐碱地也迎来了丰收。
“白花花”的盐碱地也能实现高产,旱碱麦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夏至的一场雨水过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盐碱地里,夏种的玉米幼苗长势更好了,“白花花”的土地里一条条“绿线”逐渐浓密、伸向远方。不久前,这里的7600多亩盐碱地完成小麦夏收。
站在地头,64岁的后仙庄村村民刘玉锁感叹道:“盐碱地上种粮食太不容易了,30多年前亩产只有几十公斤。这些年政策越来越好,国家投入多了,新技术用得多了,产量也慢慢上去了。”
黄骅地处渤海之滨,自古以来土壤贫瘠,淡水资源匮乏,粮食产量较低,当地有“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之说。近年来,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政策支持下,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良田。
后仙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亮介绍,后仙庄村现有耕地4800多亩,去年旱碱麦种植4200多亩,近几年平均亩产在230公斤以上。今年从夏收来看,产量也是稳中有升,丰收基本是定局。
不仅是后仙庄村迎来丰收,沧州市农业农村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市154.71万亩旱碱麦已全部机械收获完毕,平均亩产260公斤,总产40.22万吨,较上年分别增加14.6公斤、15.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95%、64.16%。在高产地块,旱碱麦的亩产量可超过500公斤。
小麦籽粒饱满,光泽透明,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走进后仙庄村的面花非遗工坊:工坊展厅摆放着木锨、木叉、镰刀、石磨等各种农用工具;展柜分别放置着面粉、种子、面花成品、面花模子;展示墙陈列着寿桃、面花、面条等旱碱麦产品,游客在这里可以直观感受到旱碱麦从选育种植到成为产品的全过程。
“旱碱麦做的面花好吃,不少北京、天津的顾客很喜欢。”看到黄骅旱碱麦的名声越来越响,村民张敏瞄准了面花生意。去年10月,张敏注册登记成立了面花厂,把这里家家户户饭桌上的食品变成商品,销往了京津冀多个地区,“我们今年扩大了生产,想把这个生意继续做下去。”
面花打开了销路,也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增收。张敏告诉记者,“现在算下来厂子平均每月收入过万元,附近有面花手艺的几位村民也常来帮工,每人每天也能增收80元左右,带动大家的生活一起好起来。”
除了面花,旱碱麦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黄骅旱碱麦”被列入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市级以上旱碱麦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90万吨。同时还培育了“黄骅冬枣”“黄骅苜蓿”“南齐茴香”“碱地梨”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盐碱地农产品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35亿元。
“以地适种”同“以种适地”相结合,科技赋能盐碱地治理开发
在仙庄片区的盐碱地里仔细观察,土壤因盐碱过多而呈现出“白花花”,一些土壤还板结在一起,形成的硬土层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在这样的条件下增加农作物产量,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用科技赋能盐碱地治理开发。
站在田边眺望,远处“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标牌十分醒目,近处由白色围栏围起来的机器正在工作,里面安装着物联网孢子捕捉仪器、物联网虫情测报灯、田间生境远程监测设备、田间小气候监测仪器。
“这是不久前建成的农田四情监测站,有了这些数据,种地更科学。”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于荣艳告诉记者,这些设备能够对虫情、苗情、土壤墒情等进行识别监测,经过大数据分析后,为小麦的施肥、灌溉、虫害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盐碱地治理历史悠久。2023年7月2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强化水源、资金等要素保障。
“‘以地适种’就是通过挖沟排盐、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改善土壤,将中度甚至重度盐碱地改良成轻度盐碱地,从而适应常规农作物种植。”沧州市农业农村局主管盐碱地综合利用相关工作的张书林介绍,“以种适地”重点是基于作物的适应性,培育推广适应性更强的品种,同时使用更科学的耕作方式以及农艺技术,“两者结合”的路线,能挖掘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潜力,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记者在现场看到,麦田旁边每50米就有一道沟渠,这些沟渠被称作排盐沟,开挖排盐沟是盐碱地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下雨的时候,雨水经过渗透排到这些沟渠里,这样就带走了土壤中的盐碱。”张书林介绍,随着科技进步,盐碱地的治理方法也多了起来,现在还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生物改良土壤、培肥提质等手段改善土壤结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芯片”强大了,粮食种植的底气才会强。
种了30多年庄稼的刘玉锁,对种子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是村里最早种上高产品种的农户之一。“最早的品种亩产只有50来公斤,后来种上‘冀麦32’,产量上去了但是抗倒伏能力不行,严重影响收成。再后来,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被研发出来了,比如我现在种的‘捷麦19’就是大面积种植的品种。”
据了解,沧州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组建了旱碱麦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新品种培育、配套栽培技术和三圃制繁育专家团队,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经过反复选种与改良,“沧麦6002”“沧麦6005”“捷麦19”“捷麦20”“小偃60”和“小偃155”等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得以推广种植。近一年来,又有多个新培育的旱碱麦新品系进入审定程序,新审定了多个旱碱麦新品种。
聚焦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强化监督检查保障盐碱地综合利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为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指明了方向。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紧紧围绕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加强政治监督。沧州市纪委监委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沧州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做好盐碱地综合利用改造监督工作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2023年,我院审定植物新品种8个,获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研发新技术7项,目前已转化成果19项。尤其是加强抗旱耐碱植物新品种选育工作,在已培育‘沧麦6002’‘沧麦6005’等品种的基础上,新审定了‘沧麦16’‘沧麦17’两个旱碱麦新品种……”今年1月,一份关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提交到沧州市纪委监委,报告了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特别是培育抗旱耐碱植物新品种选育工作情况。
2023年7月,沧州市纪委监委在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进行核查时发现,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存在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成果转化力量薄弱、推广措施乏力等问题,随即向其发出纪检监察建议,督导其从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地方发展意识、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力量、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整改。
“纪检监察建议发出后,市农科院党委召集院学术委员、各学科带头人进行专题研讨,认真进行梳理,分析问题原因,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沧州市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主任韩希超介绍,该院2023年度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70.37%,比前期提高了32.27%。
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资源开发、配套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筹措、后续工程管护、相关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这也对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3年6月,沧州市纪委监委成立盐碱地综合利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制发《沧州市旱碱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同时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推动监督。“按照沧州市纪委监委部署,我们聚焦政策支持开展市县联动监督,督促市发改、财政等部门积极争取相关项目,把有关的资金、政策落地落细落到实处。”渤海新区党工委委员,黄骅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邢洪旺介绍。
在今年夏收之前,沧州市纪委监委盐碱地综合利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已先后到渤海新区黄骅市、盐山县、孟村县等地开展5次监督检查,重点对旱碱麦选育、种植、推广、加工4个体系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排查,推动立行立改。“通过实地监督检查、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不断压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农业农村等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强有力的监督推动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的大文章。”沧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陈新表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自河北沧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