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视频专题

深度关注丨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4-06-01 09:23:10  责任编辑:时冉  

应崇福的归国信、钱学森的补丁扇、彭士禄的“合同书”……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一批珍贵实物与公众见面

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

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图为“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观展现场。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览,充分展现了根植于钱学森心灵深处的科技报国初心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图为展出的部分钱学森物品。 本报记者 薛鹏 摄

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国字头”博物馆崭新亮相。5月30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文化结合区,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技工作者精神殿堂。同期举办的首展活动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总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忘我奋斗,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入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获得的实物原件资料14.7万件、数字化资料34.5万件、视频资料47万分钟、音频资料56万分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库。

主展集中展示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

走进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主展序厅,一面“旗帜”造型主题墙映入眼帘,上面“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的金色大字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旁边大屏幕播放的主题片中,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集中展示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在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用智慧和心血书写的时代赞歌。

循着参观线路往里走,“党对科技界的领导”“高擎精神火炬 矢志接力奋斗”“开放合作 走向复兴”三部分依次展开: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的签名旗、超声学家应崇福在归国途中写给导师的信、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采集的黄土样本和在野外考察时做的笔记……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深度体验。

“博物馆的建立始于2009年的一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这项工程由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联合多个部委共同开展。经过15年的不懈采集,我们现在已经入藏了500余位科学家的资料,包括手稿、书信、证章、图纸等系列实物。”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副馆长孟令耘介绍。

在主展之外,5个专题展览同样精彩纷呈。“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从国画《西湖一角》,到他归国心切致陈叔通的信件,从入党申请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藏书,从“两弹一星”功勋证书,到他使用过的公文包、去基地穿过的鞋子……这些无不蕴含着钱学森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对时代深沉的情怀和坚定信念。现场展出了钱学森晚年穿过的羊绒衫和使用过的扇子,灰色羊绒衫已经出现了破洞,扇子也打了好几个补丁,不少观众在这里停留并仔细观看。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以邓稼先从小立志科技报国并投身核武器事业的初心选择为主线,展出历史图片150余幅,各类展品40件(组),展现邓稼先鞠躬尽瘁、为国奉献、忠诚纯正的一生。

“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展”汇集展品50余件、史料图片近150张,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朱光亚、梁思礼等17位留美学者胸怀报国热情、克服艰难险阻、毅然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

“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以《中国植物志》编纂历史为脉络,以四代科学家的艰辛历程为主线,聚焦胡先骕、秦仁昌、吴征镒等7位科学家的故事。

“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主题展”讲述了110位杰出工程师的故事,以及他们参与的100余项典型工程。展览用860余张图片,200余件(套)展品阐释了中国近现代工程师的成就与精神。

“老物件”记录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诠释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祖国,我们回来了!”展墙上,大幅照片记录了1950年8月,128名归国留学生在船上合影的场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累计有1500多名中国留学生响应祖国召唤,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写着“1965年9月,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的报纸,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十周年的纪念章,“糖丸爷爷”顾方舟的手稿《关于脊髓病研究的个人总结》……展览现场,一个个“老物件”静静诉说着科学家们的坚守与奉献,也记录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整体实力显著提高,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展览现场,C919大飞机模型、运载火箭模型、祝融号探测器拍摄的影像、“天问一号”拍摄的火星影像……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国之重器,彰显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活力、实力。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是2012年的3.2倍,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超过了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多年蝉联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升至6.6%。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展馆的一整面墙上,金色字体展示着科学家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手稿、水壶、公文包……透过一件件实物资料,观众对科学家科研工作的点滴细节有了了解,对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也有了更深体会。

爱国创新。展出的一封外文信件吸引不少人驻足。这是应崇福在归国途中,写给美国布朗大学丘尔教授的一封信,他写道“比起在美国,在中国工作,我能更有效地为更多的人服务”,拳拳爱国心跃然纸上。

求实奉献。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入党志愿书展品前,几名观众在交谈并阅读着上面的文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着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下,他忘我投入研究。

协同育人。“技术要进步,还要靠一大批有志献身这项事业的人们去努力。”“引进合作是一条路,但是关键技术,尖端技术还要靠自己自力更生,从基础科学到工程技术都是一样。”透过展示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与青年同志谈继承老传统问题》手稿,观众深切感受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对青年同志的关心和教育。

推动全社会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展厅一角展陈了很多科学家的家书原件,旁边还设置了家书诵读互动体验区,观众点击屏幕选择一封科学家家书后,投影会展示并诵读家书,屏幕会出现相关情况介绍。

“甲方每日下午5:30以前到家。迟到1小时罚款10元。如一周内都准时回家,奖励啤酒两罐或一瓶……每天晚上12:00以前必须睡觉……”点击“时代楷模”彭士禄院士的家书,一份“合同书”出现,“甲方老朋友”是彭士禄,“乙方小朋友”是彭瑶,小朋友手写的4条约定充满了童趣。

在现场沉浸式体验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佳静告诉记者,这份“合同书”非常生动有趣,一方面显示老科学家晚年仍在坚持高强度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也让大众感受到科学家享受天伦之乐,关爱下一辈,与孩子们互动,让科学家的形象更加可敬可爱可亲。

于敏家信中写道:“‘两弹一星’是国防高科技大科学工程项目,是集体的贡献,我是其中一员,做了一定的工作,是23位代表之一”;王淦昌写给警卫员的信提到:“将来若读书读得太少,必定要吃亏”;王世真五十岁生日时,母亲写给他的诗……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吸引着观众前来阅读体验。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人才研究所所长杨志宏在家风诵读互动体验区驻足良久,她难掩激动地告诉记者:“当初的设想基本都成为现实”。

作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曾经的成员,杨志宏介绍,科学家的手稿、书信是采集资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史料,这些资料内容丰富、很有看点,在展览脚本研究之初就思考将其做成一个沉浸式场景,让社会大众直观感受科学家的家风、家教和朴素情感。

“把科学家的书信展现出来,会很有力量也很感人,透过书信,大众可以看到科学家鲜为人知的生活,让科学家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拉近大家与科学家的距离,更加深切感受科学家精神。”杨志宏说。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

自2017年起,我国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科技工作者日,各地举办一系列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科学家精神,推动全社会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强国凝聚磅礴力量。

开馆当日,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联合体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等66家单位成为首批成员。联合体旨在创建科技界博物馆资源共享平台,为各成员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共同开展藏品征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巡展宣传等联合行动。

孟令耘表示:“未来,我们将依托馆藏资源,开展更多活动,凝练新时代科技界团结奋进的价值符号和精神标识,向世界讲好中国科技人物故事和科技发展故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薛鹏 视频制作:薛鹏 尹雪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