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主题教育>
以一线调研促盐碱地综合利用

沧州探索盐碱地特色产业振兴新路径

来源:河北日报发布时间:2023-12-03 08:48:32

着力加强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研发、着力发展旱碱麦精深加工……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沧州市坚持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引导全市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以理论学习为引领,以调查研究为抓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炼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工作重点,探索盐碱地特色产业振兴的新方法、新路径。

“袁书记,真是天降喜雨,咱地里的土壤墒情基本达到小麦播种需要了。”11月5日,沧州市沧县迎来一轮降水过程。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明军连忙约上南堤村党总支书记袁振强,一同到村合作社的3000亩盐碱地现场察看。

近年来,南堤村在盐碱地上发展水稻种植,走出了盐碱地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今年,他们探索实行“稻麦两茬”种植模式,进一步增加盐碱地产出。

11月1日,地里的水稻开镰收割。但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袁振强脑海里:最适合这片农田的旱碱麦品种是什么?播种技术要点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他首先想到了张明军。

张明军是南堤村的“常客”。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他进村调研的次数更多了,为解决这类问题出谋划策。

“建议咱这试种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捷麦19’等旱碱麦品种。种植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有效控制土传、种传病害以及地下害虫、穗前蚜虫危害。”11月5日,张明军站在地头现场答疑。他表示,作为农技人员,走在田间地头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是常态,这样才能了解耕地实际情况,为农业生产提出合理建议。

“旱碱麦每亩播种量一般在45斤左右”“播种深度以3至5厘米为宜”……当天,张明军跑了县里几家合作社,既察实情,又解疑难。

张明军说,他们不但要为群众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提炼,以“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比如如何开展盐碱地改良、良种选育试种等。”

在沧州,一大批像张明军一样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主题教育中活跃在田间地头,通过深入调研,查找盐碱地综合利用方面的短板弱项,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沧州市对调研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出重单项工作轻统筹谋划、重粮食种植轻精深加工、重农业生产轻品牌营销等问题。

聚焦发现的问题,沧州市加强理论探究、学习外地先进经验,提出一系列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就提升盐碱地地力水平,提出强化技术集成利用;就耐盐碱新品种研发,提出抓好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就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品牌,提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俊义说:“调研成果不仅在明晰当前工作重点上发挥作用,还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沧州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谋划了总投资45.05亿元的三大类项目,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为目标,下大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努力打造全国盐碱地创新利用试验示范区、盐碱地特色产业振兴样板区,形成更多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沧州经验”。(记者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