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视频专题

视频|防治“舌尖上的浪费”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3-02-12 08:48:53  责任编辑:时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年来,节约粮食、倡导“光盘”已成社会共识。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地餐饮业加速复苏,尤须强化节约意识,严防餐饮浪费。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严肃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作出部署,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党员干部应带头养成节俭、适度的餐饮习惯,带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

餐饮浪费现象难以禁绝的原因是什么?餐桌上的浪费,真的只是小小几粒粮食那么简单吗?如何通过优化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好?记者进行了采访。

结婚摆宴讲究“宁多勿少”,春节家宴搞成“剩宴”,商务宴请讲排场、比阔气……婚宴、生日宴等事件性消费是餐饮浪费的重要场景

“移风易俗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局部仍然存在大操大办现象。”记者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以来,今年一季度餐饮单位婚宴数量大幅增加,反餐饮浪费工作面临一定挑战。宴席承办者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容易放松相关要求,部分群众在办宴桌数、菜品价格档次、办宴场所档次上也存在攀比心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团队受北方某地职能部门委托,对当地2022年餐饮浪费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同2015年相比,人均每餐浪费量降低16%,人均浪费率(人均浪费量/人均点餐量)降低三分之一以上;大型餐馆人均浪费量是中小型餐馆的2倍多,并以事件性消费和晚餐时段为主;过量点餐是造成餐饮业食物浪费的主要因素。

结婚摆宴讲究“宁多勿少”,春节家宴搞成“剩宴”,商务宴请讲排场、比阔气……餐饮浪费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成因复杂、牵涉众多。

“主观上看,国民节约意识还有待提升,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关于饥饿的记忆渐渐远去,消费心理有所转变;包括国情、资源、环境等教育还有待加强,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资源少是不争的事实;社会层面仍存在‘浪费合理论’‘浪费必然论’等错误论调,甚至有观点认为‘浪费促进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应及时纠正。”成升魁分析说。

在2013年和2015年两次大调研中,成升魁团队共走访了北京、拉萨、上海、成都的366家饭店,通过科学抽样对近7000桌样本进行称重,再结合相关人口统计数据等得出结论——“我国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所谓“事件性消费”,即“因事而吃”、有目的的聚会,包括婚宴、生日宴、升学宴、谢师宴等,也是餐饮浪费的重要场景。成升魁分析,“基于传统社会习俗,在事件性消费中,‘面子’因素尤为凸显。请客的人讲排场,得上硬菜,往往过量点餐;被请的人给面子,就得吃得尽兴,大家都不好意思打包。”一位农家乐老板曾对他直言:“你到我这吃饭不浪费,还去哪儿浪费?请客不浪费,别人会瞧不起的。”

专家表示,近年来公款浪费、会所吃喝等基本得到遏制,但是日常公务接待、商务宴请方面的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此外,“不吃公款吃老板”、劝酒闹酒等问题难以禁绝。

“以食物浪费为特征的吃喝之风,吹乱了风清气爽的社会空气,腐蚀了人文环境。某种意义上,‘光盘’与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公平程度的显示器。毕竟,那些敢浪费、不心疼的人,不少都不是自己花钱。”成升魁说。

作为供给端,餐饮企业对于浪费问题也负有一定责任。比如饭菜不可口;不告知消费者分量大小等;不提供小份菜和多样化选择,等等。“改变势必会增加成本,一些企业可能很难有动力去做这些事,但是从社会文明进步的角度出发,企业也不能置身事外。”成升魁说。

在粮食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各环节,减少“跑冒滴漏”,尽可能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

反食品浪费法出台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粮食损失浪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耗。二是消费环节的浪费,主要存在于商业餐饮、公共食堂和家庭饮食三个领域。

开源节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途径。成升魁分析,“开源”一方面是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近年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持续在6.8亿吨左右,人均占有量480公斤;另一方面是根据需求进口不同的粮食品种,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约1.47亿吨,再增加进口存在各种风险。“节流”主要是在粮食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消费各环节减少“跑冒滴漏”,尽可能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

“从有限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到不遗余力的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开源’十八般武艺都已用上了,再进一步增产的潜力非常有限。两者相较,‘节流’潜力更大。”成升魁分析,以加工环节为例,少数粮企为追求“卖相”,对稻米进行11道抛光,将小麦加工成“30粉”(即100斤小麦只加工出30斤面粉,通常多为“85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破坏了食物的营养成分。

“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减少食物损失浪费可以从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入手,多管齐下。”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刘刚举例说明,比如技术方面,可在采收阶段提高机械化水平,储存阶段改善防潮、防虫条件,流通阶段加大冷链覆盖等;市场方面,可对临期食品以低价促销或捐赠方式物尽其用,对一些不符合收购要求、外观不佳但不影响食用的“丑食”深加工做成酱、汁,或通过降价找到细分市场等;政策方面,大力倡导“光盘行动”,自助餐可对浪费行为进行罚款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洁建议,一方面应加大从田间到餐桌的节粮减损技术研发,聚焦薄弱环节与关键技术,加强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的应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米糠、麸皮等粮油加工副产物开展营养价值研究,对相关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做到物尽其用。

餐饮浪费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尤为注重以食育人。”刘晓洁表示,古诗《悯农》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食育思想,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成为我国几代人的第一堂食育课。

无论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劝勉,还是“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告诫,关于俭与奢的箴言,沉淀着历史的智慧,牵动着国人对家风与国运的思考。

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幸福观,到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辨,再到墨子对“节用”理念的提倡……节俭的思想,同样饱含着中国哲学的智慧。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作风。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要想生存发展,莫不如此。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多地少,却以不到全球10%的耕地,养活了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

2006年,国家统计局与原农业部基于当时人口、粮食亩产与复种指数等综合因素,计算出若确保2010年和2030年我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则至少需要18亿亩耕地。据相关部门测算,耕地保有量每减少2000万亩,粮食自给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正因如此,18亿亩耕地红线是确保14亿人口饭碗的最基本保障。

专家指出,尽管当前的耕地数量在红线之上,但每年仅粮食播种面积,就超过了17亿亩,除以1.2的复种指数,至少有14亿亩以上的耕地要种粮食,考虑到蔬菜、水果、油料、棉花等各种经济作物的面积,耕地依然紧张。

“耕地面积不可能随着人口增长而增加,粮食亩产也不可能无限度地增产。”刘晓洁认为,过去十余年我国粮食产量始终保持较高增长,与之伴生的环境污染和水土资源保护的压力仍然很大,在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因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尤其是反对粮食的浪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对于人均资源有限的中国而言,餐饮浪费绝非看起来那么简单。我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守牢粮食安全就是守牢生命线。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当前,我国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需中长期仍然处于紧平衡,端牢饭碗的压力大,特别是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被“卡脖子”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饭碗大家一起端,责任自然也要大家一起扛。在防治餐饮浪费这一问题上,更需要全体国人在消费观念上完成同步转变。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注意不要浪费。”午餐时段,机关食堂人来人往,上海市虹口区两名干部在就餐时互相提醒。

“一次浪费提醒、两次浪费警告、三次浪费曝光”,虹口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及时落实监管责任,推动机关食堂推出“半份菜”“半两米”和剩饭打包服务。服务人员介绍,“人走盘光”已基本实现,食堂剩余饭菜不到过去的十分之一。

为避免“菜多人少、不合胃口”等大食堂管理通病,福建省德化县纪委监委推动县政府机关食堂实行线上预约订餐服务,通过后台实时、精准统计每日预订量,尽可能减少盲目“备份”浪费。

“小节不守,终累大德。”四川省乐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郑喜平表示,“舌尖上的浪费”绝非口腹之事,而是事关党的作风建设和社风民风的大事。党员干部应发挥“头雁效应”,在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风气中作好表率,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构建文明健康、向上向善的社风民风。

江苏省常熟市在规范公务接待的同时,紧扣重要节点,对全市宾馆、酒店税务开票及各单位公务接待票据情况进行检查,整治其中的奢靡浪费问题。

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紧盯领导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的重要方面,把机关食堂、国有企业等作为检查重点。同时,利用“四风”问题举报平台,对反映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行为有信必查、快查快处。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也督促机关事务管理、市场监管、商务、发改、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2023年春节假期,浙江淳安千岛湖景区迎来景区营业41年来同期接待新高,消费回暖是否会带来餐饮浪费?

“任性点菜的少了,理性消费的多了。”小溪鱼馆老板娘张连香注意到,与往年点菜讲排场、盛宴变剩菜不同,如今很多顾客会提前“做功课”,并且主动询问菜量再合理点餐。千岛湖鱼阿婆·有机农家菜老板胡有泉透露,饭店统计了每万元营业额的泔水(厨余垃圾)量,现在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

敬畏自然、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从短缺到温饱再到小康,回望来路,老一辈人曾经在饥馑中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我们决不能未富先奢,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丨视频制作 叶源昊 陈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