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深度关注 | 疫情防控成本要算大账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2-03-19 08:39:43

近日,北京市迎来降雪天气,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坚守抗疫一线,为民服务。图为3月18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街道一处核酸采样点,医务人员冒雪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3月1日至14日,本土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经超过1.5万例,波及28个省份……我国疫情防控再次面临严峻复杂的挑战。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就是胜利。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严从实抓好防疫,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国务院新闻办3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给出了一组数字:今年1月至2月,输入感染者数日均91例,远高于2020年的22例和2021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输入感染者数日均超过200例,单日最高超过300例。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王贺胜指出,除了“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外,还包括以下原因:一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更强,使得疫情处置、控制难度加大;二是学生开学、工人复工等带来人员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聚集性活动增加,成为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三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影响巨大,教训深刻。”3月11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近期本土确诊病例溯源结果,感染来源聚焦于:境外输入病例携带的病毒污染环境,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严格落实隔离点等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的闭环管理。

“每次社会面出现疫情的时候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校园。”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3月15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体上讲,首先还是因为思想麻痹、放松警惕,特别是在较长时间疫情非常平稳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警觉,把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这是检验我们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一点整个社会都面临同样问题。”

专家分析研判认为,全球本轮疫情高位流行,近期不会结束。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同时段多地发生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输入来源更加隐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疫情来源错综复杂,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机制,切实提高疫情的“早发现”能力。

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要格外珍惜。形势逼人,挑战逼人,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了解床位及医护人员比例等关键数据,对理解动态清零政策至关重要

3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公布数据,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21650例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过去24小时,有202名确诊患者在公立医院离世。

事实证明,奥密克戎的危害性远远超过流感。“流感是1个传1至2个,奥密克戎是1个传6至7个,传播性非常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指出。

尽管奥密克戎病死率低,但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2月初发表的统计,60岁至69岁死亡率为2.65%,70岁至79岁死亡率为9.87%,80岁以上死亡率为21.0%。“现在香港的粗死亡率为0.15%,若大批的感染在60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会明显增加。”钟南山表示。

奥密克戎的超强传染性,带来的不仅是感染新冠病毒本身的威胁,还会带来一系列次生影响。例如,严重挤占医疗资源,大量病人因无法入院治疗而迅速恶化,导致死亡病例快速增长,甚至影响其他疾病诊疗,最终挤占其他病人的生存机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的重症监护内科医生萨米尔·卡德里进行了一项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在流感大流行期间面临过早死亡风险的研究,这些医院因病例量大而捉襟见肘。研究发现,四分之一的死亡可以归咎于医疗资源挤兑。“患者过度拥挤会导致死亡。”他说。

《纽约时报》在1月28日的一篇专题报道中,关注了不堪重负的英国医疗系统。文章指出,新冠确诊病患数量激增,导致600万例手术被延误。传染病控制顾问彼得·英格利希评论:“因为治疗被推迟,病人或许错过了治疗。他们没有得到本来可以得到的治疗,所以他们死了。”

“如果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完全放开,对一线医院的冲击将是巨大的,作为医护人员来说,也不赞成‘躺平’。”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李航告诉记者。

去年9月,莆田新冠疫情暴发,作为定点收治医院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住院患者228例。医护人员高强度工作的经历,让李航记忆犹新。“实行两点一线的管理,40多天时间没有回家,有时来不及睡觉,就在办公室搭行军椅休息一会儿。”在他看来,“躺平”意味着新增确诊病例激增,将极大增加医院和医疗工作者的负担,工作量陡增的同时,也会加重感染的风险。

面对患者激增的住院需求,了解床位及医护人员比例等关键数据,对理解动态清零政策至关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末,中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6.46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2.9人,注册护士3.34人,医护比例偏低。

从数据来看,我国的医疗资源并非十分充足。当前,我国人口超过14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超过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一旦“躺平”,将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人群感染,甚至会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和社会生活的短暂休克,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我们不会容忍自然感染导致大量的长者死亡,所以我们的政策仍然是争取动态清零。”钟南山说。

动态清零的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

动态清零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但也有观点认为,动态清零不可避免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

“我国的防控实践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是来之不易的成绩。”王贺胜说。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2月,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其中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比2021年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9.6%。

事实证明,动态清零的做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既保障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从成本效率来看,我国的防控工作基本上都在1至2个最长潜伏期内快速处置、快速扑灭疫情,而非任其蔓延从而造成更大损失;

从成本效用来看,通过动态清零、精准防控,我国保证了绝大多数地区、绝大多数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减少了因疫情带来的不便,乃至心理等健康问题;

从成本效益来看,对于防控成本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关键是要算大账、算动态账。如果仅按疫情发生地、按疫情发生时的成本来算成本效益,是不全面、不客观的,应该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算大的经济账、社会账和民生账。

坚持动态清零,也要算国际账。中国在保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时间越长,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收益就越大。”美国彭博社网站近日刊文提到,如果不是中国采取动态清零政策,全球供应链遭受的冲击会比疫情暴发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大范围的商品短缺会推高已经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拖累看起来已经比奥密克戎毒株出现之前更为脆弱的全球经济复苏。 

“菜篮子”出得了村、上得了桌;一条条火热的生产线、畅通的物流动脉,支撑起按下“慢行键”的城市……此次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保持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

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一定的代价,会对部分地区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影响。通过科学精准防控把影响降到最低,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也是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题中之义。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封控区里的日子照常,居家办公,孩子网课,什么都没有耽误。外面警戒线拉着,隔板隔着,警察守着,‘大白们’忙着消杀,物业服务上门……这座孤岛被爱与责任包围着,深深感受到什么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就是!”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街道的李女士所住楼栋出现了确诊病例,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疫情离自己这么近。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悬着的心慢慢放下,只要看到小区门口的党旗飘扬,她和邻居们就觉得踏实笃定、有了依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的幸福生活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1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大国领袖深切的人民情怀。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动态清零的核心是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快速”体现在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快速阻断。“精准”体现在疫情防控的流调排查、隔离管控、社区防控、临床救治等全链条的各个环节。

300辆大型客车、6556名学生、85名带队老师……3月11日一早,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生全部转运隔离。推动组织开展高质量的全员筛查,指导建设方舱医院,调用征用酒店、保障房等扩充隔离房间,目前制约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瓶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各项防控措施正在加紧推进。

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派出工作组,火速奔赴吉林、广东、山东、河北、云南、黑龙江等多个省份指导疫情处置工作。会同当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每日开展督查检查,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督促地方整改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各疫情发生地的疫情应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推进,部分地方已出现向好趋势。

病毒传播越快,越要突出科学精准防控。为科学应对奥密克戎传播快、隐匿性强的新特点,各地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实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做到动态清零,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及时阻断、及时治疗。如果这三个主要方面都能做到早、准、快,相信随着防控措施力度的加大,这轮疫情会较快得到有效控制。

从阻击战的应急救治,到常态化的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精准防控;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到公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强调要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轻症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中国正在采取更有力的防控措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势头。

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坚持动态清零是14亿多人口大国当前务必守住的疫情防线,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最好践行,也是对国际抗疫的最大贡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云舒 管筱璞 柴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