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观察 | 2020年我国GDP突破百万亿:里程碑 新起点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1-01-19 08:17:30

通过全球价值链为世界带来了强劲发展动力,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趋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图为1月16日,一架O37159航班从西安飞往东京,这是今年陕西开通的首条国际全货运航线。(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经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从1978年我国GDP尚不足4000亿元,到2000年GDP突破10万亿元,到2012年突破50万亿元,再到2020年GDP首度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GDP超1万美元……一组组数字记录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轨迹。站在新起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势必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逆势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经济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回顾新中国历史,从贫穷到富裕,从落后到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居全球第11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9.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判断,提出许多重大理论,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整,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跨越。

我国GDP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2016年越过70万亿元;2017年越过80万亿元;2018年越过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2020年突破百万亿元大关,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更大台阶。

“稳定的增长曲线背后,是不断爬坡过坎的奋斗历程。正是成功越过这些风险挑战,让我国经济实现了一个新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为何能够一枝独秀、逆势增长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指出,成功的防疫举措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确保经济社会生活很快恢复正常运转。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有力支撑了“六稳”“六保”目标的实现。同时,积极主动、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举措,稳定了外贸、外资和供应链,稳定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预期,拓展了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

在疫情冲击下,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在线娱乐、在线营销逆势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成长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看,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GDP持续增长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进一步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

这个一百万亿,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经济体量的扩大,带来了更大规模的市场和更深厚的内需潜力,为解决结构性问题和提升创新能力留足了回旋空间,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集聚了新动能,进一步夯实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基。

“在过去40余年时间里,人均GDP增长速度超过5%的国家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在8.0%左右。‘中国式’高增长,是极其罕见的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陈玉宇说。

在GDP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人均GDP也取得了长足进步。202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1000美元,目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按照可比口径来推算,相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约27倍。

“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有一定相关的:人均GDP越高,通常意味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越高,生活水平也就越高。”陈玉宇说,从消费端看,居民有更多的钱用于消费,幸福感也就更强。从生产端看,生产方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市场的良性竞争往往还使得这些新产品新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高。

除了消费外,还有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这些看似与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但长远看它们增加了国家未来生产能力和工作机会等,与民生息息相关。

根据陈玉宇的研究,从2013-2019年,我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的高收入组年均收入增长速度约为7.9%,低收入组的年均收入增长速度为8.4%,这意味着从年均收入增速来看,低收入组比高收入组高出0.5个百分点。

“虽然只快0.5个百分点,却是难能可贵的。”陈玉宇说,过去几十年,世界很多国家的贫富差距都在迅速扩大,这也表明中国的发展模式让不同收入层级的家庭都能以较为均衡的速度增长。“这跟我们的脱贫攻坚战、注重包容性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在强大经济实力的带动下,我国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对外来讲,GDP突破百万亿元意味着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大,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更重。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7.8%左右。“这是受今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与调节以及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做出的预计。”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雪松说。

记者注意到,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上调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其中对中国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为8.2%、6.9%、6.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0个、2.7个、1.6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依靠强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全球价值链为世界带来了强劲发展动力。”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最近10年里,中国对世界增长实质贡献平均达到30%左右,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对世界形成积极影响。

未来一个时期,受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和新科技产业革命尚在孕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将延续低速增长态势,迫切需要动力源和火车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春丽指出,经研究测算,2020-2050年全球年均经济增速约为2.8%,2020-2035年、2036-205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年均5.5%、4%,对全球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分别达到41.1%、39.5%,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者。

2020年12月30日,历时7年35轮谈判的中欧投资协定完成谈判。2021年1月1日,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受此利好因素影响,2021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将呈现趋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经济实力的带动下,我国日益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主要策源地之一。“今后,我国有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和技术投资实力,预计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的19.5%以上、2035年的26%以上,将更有能力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对全球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郭春丽表示。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和挑战

中国的快速增长发生在全球化的环境中,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差距。宁吉喆指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需要艰苦奋斗,不懈努力。

“内需的回升中还存在波动,消费、基建投资等恢复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经济恢复基础尚需进一步牢固。”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疫情防控形势仍然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主要变量,这些因素将进一步通过贸易、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等途径传导至国内。

前段时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了国内外两个风险,对此陈玉宇认为,2021年至少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压力:一是防范外部世界的风险,二是平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具体到国内,还有两方面的挑战值得注意。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目前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陈玉宇说。

另一方面要防控金融风险。陈玉宇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世界贸易增长放缓,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速放慢,这些反映到实体经济上的表现就是资本回报率变低。“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存在,有力有效地推进改革,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此外要注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在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领域投资依然存在短板,在芯片、半导体、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等高新技术领域仍面临被‘卡脖子’的境况。”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说。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各领域和全过程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如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成为下一步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双循环的畅通,关键正在于挖掘内需尤其是消费的潜力。

宁吉喆指出,我国人口规模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世界最大的,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超过55万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也接近45万亿元,这将助推我国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进一步发挥。

“要继续推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继续从促进居民消费、推动新基建等方面着手,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继续通过完善营商环境、优化外贸结构、主动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市场等方式来助力稳外贸外资。同时,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付一夫表示。

在陈玉宇看来,“十四五”期间,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需要推动我国的工业化再上新台阶,促进以就业为核心的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服务于制造业、服务于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继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通过开放带来竞争。同时,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样才能实现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多名受访专家认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定恢复发展态势,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