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发布时间:2019-04-02 08:21:51
基层是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落脚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俗语形象地概括了基层工作之复杂、之繁琐。有一位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感叹道,平时要对接几十条“线”,应对上百项考核,管理上百本台账,常常感到不堪重负。
职能过多,不合理的负担过多,统计报表、资料台账数不胜数,考核评比、迎来送往此起彼伏……当下,在一些地方,过多的“线”正在牵扯、消耗基层干部大量的精力,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真抓实干、聚焦重点工作。去年,某县一位局长接受媒体采访时就举例说:有上级单位下午4点打来电话,要求当天下班前上报一份材料,准备时间还不到2小时;许多会议都点名要求参加,有的会场远在外地,需要长途奔波,只能疲于应付;上级单位经常在微信群里布置工作,稍不注意看手机,就有“失职渎职”之嫌……
“一根针穿不过千条线,针鼻儿里走不过骆驼。”当一条线缠着一条线,每条线又分出一股股“岔线”,千丝万缕、一团乱麻地“从空而降”,即使“五加二、白加黑”,天天忙得团团转,也完不成任务要求,一些基层干部就难免产生焦虑、紧张情绪,甚至产生逆反情绪,“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哪里还有时间、精力真抓实干,哪里还有心思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用好基层这根“针”,先得统筹好上面的“千条线”。许多不合理的负担压在基层,根源却在上级职能部门;一些形式主义问题集中表现在基层,但症结往往也在上级职能部门。为基层松绑减负,首先要从上级机关抓起。上级机关主动扛起责任,不把为难的事情往下推,不滥用问责给基层增添负担,广大基层干部就能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可开可不开的会不开,可报可不报的表不要求基层填报,不必要的“痕迹管理”能砍就砍,重复的同类事项能并就并……形式主义的要求、评比、检查减少了,基层才能握指成拳、聚情聚力,把“针”扎在改革发展稳定重点任务上、改善保障民生关键环节上。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干部千辛万苦,理应对他们多一份关心、多一些关爱。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就明确提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在“严管”的同时给予更多的“厚爱”,尽最大努力解决基层一线工作力量不足的难题,让基层工作有前途、有甜头、有盼头,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些真正必要的、必需的“线”才能更加顺利地穿过“针眼”。
“针”和“线”只有配合好、协调好,才能“织”出干事创业的美好图景。期待各地都能统筹“千条线”、用好“一根针”,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和氛围,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真抓实干的动力活力,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引好“上面多条线”,聚精会神当好“下面一根针”,崇尚实干、担当作为,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张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