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央媒说冀>
承德发挥巡察“显微镜”作用——
让监督触角直抵“神经末梢”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6-07-27 10:28:00

“大娘,您家什么时候进行的危房改造?村里给您钱了吗?这是您本人的签名吗?”77日,河北省承德市委第二巡察组干部杨静雯走访丰宁县鱼儿山镇东滩村的葛玉梅老人,核实农村危房改造补贴领取情况。

近年来,承德市充分发挥巡察“显微镜”的重要作用,努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几年来,累计巡察85个市直部门、646个县(区)直部门、161个乡镇、863个行政村,覆盖面达85%。发现问题5512个,提出整改建议3510条,整改到位3317条。

常态化,高层次建机构,多元化配力量

承德市、县(区)委分别成立由同级纪委书记任组长、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推动,累计签批巡察报告56件次,提出具体意见63条,批示重要信访件48件次;出台《承德市委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市级构建“一办(巡察办)六组(巡察组)”常设巡察机构,统筹、协调、指导巡察工作。县(区)组建巡察工作机构,设立12个专、兼职巡察办和65个巡察组,巡察人员234人。同时,秉持少而精、广而专理念,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税、审计等系统遴选了一批领导干部和专业人员,建立了72人的市级巡察人才库和622人的县(区)巡察人才库,为巡察工作输入新鲜血液。

抓延伸,织就直达“神经末梢”的巡察监督网

“全面从严治党就要直抵‘神经末梢’,把管党治党的责任和压力压实到基层各级党组织,用‘显微镜’精准地把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找出来!”承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路洪昌说。

问题涉及到哪里,巡察就跟进到哪里。该市采取“一托N”方式,针对重点问题线索延伸方向,顺着发现问题的拓展方向,把监督触角向下、向外、向纵深延伸。巡察市直部门发现了问题,就要向其下级对口部门或下属企事业单位延伸;巡察县(区)直部门或乡镇发现了问题,就要向其基层所站和村组延伸。通过延线扩面,“点穴”发力、定点突破。去年底,在巡察某市直单位时,发现该单位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随后对其县(区)对应机构延伸巡察,挖出3个单位类似问题违规资金17万元,最终3名领导干部被立案审查。

破瓶颈,发挥异体监督作用

县乡地域小、人头熟,亲戚、朋友、同学,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巡察工作难免遇到“关系网”“说情风”等种种干扰。如何破解制约巡察监督的瓶颈?

该市针对这类问题,不断创新巡察方式,除了严格要求巡察队伍,综合考虑籍贯、任职经历、社会关系等因素,设置回避、公开承诺等“防火墙”外,还创新实行异地交叉、上调和下沉巡察。全市统筹调配巡察力量,打破地域界限,统一组织、开展县(区)间交叉巡察,并尝试以“小”监“大”,安排县(区)巡察组到市直部门进行上调巡察。同时,把市委巡察组下沉到群众信访举报较多的乡镇,把县区巡察下沉到县直部门管理的下属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一竿子插到底”,真正把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挖出来。近两年,该市安排交叉、上调巡察4批次,发现问题线索102件,立案46件。对43个乡镇开展下沉巡察,发现问题线索114件,立案审查52件。

抓整改,做好“下半篇”文章

在去年的巡察中,该市发现落实“两个责任”不到位问题264个,48名领导干部被问责。根据巡察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向财政、人社、住建等部门提交专题报告,推动解决系统性问题8个。某市直单位主要领导在与巡察组交流情况时说:“这次巡察帮我们找到了很多隐患,让我们明白、了解了很多政策要求,我们立即整改。”

与此同时,该市还把巡察监督与纪律审查对接,与抓早抓小对接,有效整治群众身边“四风”和“蝇贪”问题,对反映集中、影响较大、明显违纪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快查快办;对轻微违纪的问题列出清单,督促其在民主生活会上对照检查和剖析;对反映问题线索笼统、可查性不强的进行函询谈话。近两年,全市在巡察中发现问题线索640件,根据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18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98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1728名党员干部因巡察发现问题被约谈,231人被谈话函询,156人被诫勉谈话,有效发挥了巡察监督抓早抓小、咬耳扯袖作用。(记者刘正军 通讯员 张士德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