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提醒太有必要了!”7月1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法院李文峰(化名)边擦额头的汗边说。有群众反映他存在执法不公的问题,法院纪委的同志马上对他进行谈话提醒。
“刚进屋的时候,我见他脸色阴沉。”该院纪委一位负责同志说,“通过谈话,他如梦初醒,临出门,长时间握着我的手不放。”
“宁愿听一时的抱怨,也要避免无法回头的忏悔。”秦皇岛市委书记孟祥伟表示:“只有高高举起纪律这把戒尺,才能有效地教育警醒更多的党员干部。”
该市在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上狠下功夫,通过台账化管理、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谈话提醒,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挺纪在前,把“好同志”与“阶下囚”之间的“不管地带”改造成“带电”的缓冲区。
“台账化”管理:党委不能当“甩手掌柜”
“要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因为你是落实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6月的一天,秦皇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新宏正约谈该市规划局局长。该局长被约谈后,额头不时冒出汗珠:“触动很大,教训很深刻。”
这是秦皇岛市运行“三项谈话”制度,实行台账化管理的一个缩影。一年来,该市进行谈话提醒513人,核实谈话356人,诫勉谈话76人。
在秦皇岛,过去个别地方纪委存在“养案子”现象,那些在他们看来问题不太严重,涉案金额不大,够不上移交司法机关的问题线索,往往会被搁置。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被忽视,让存有轻微问题的同志不能及时认清自我,错失挽救机会,最终掉入严重违纪乃至违法的深渊。
为此,秦皇岛市出台《关于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实施办法》,规定践行第一种形态要严格落实“三项谈话”制度,充分运用提醒谈话、核实谈话、诫勉谈话,加大谈话函询力度,做到“三个可以谈”,即凡是反映的问题过于笼统、不具备可查性的可以谈,反映个人勤政方面问题的可以谈,反映轻微违纪问题的可以谈。“三个优先谈”,即初次反映且问题轻微的优先谈,反映新提任的领导干部思想工作作风问题的优先谈,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且反映问题比较笼统的优先谈。“三个不能谈”,即属于反映权钱交易问题的不能谈,反映问题严重、可查性强的不能谈,信访举报多、反映问题多的不能谈。
为使这项制度不流于形式,真正让各级党委负起责任,该市印制了5000册《践行第一种形态记录本》,实行台账化管理,对谈话情况进行记录留存,实行“留痕”监督。
生活会“掏心见胆”:磨快批评“利器”
“因为工作态度问题,我前几天刚被县纪委领导约谈了。作为一名负责人没起到表率带头作用,是我失职。”近日,在秦皇岛市抚宁区人社局民主生活会上,该局一名干部正在作自我检讨。
有群众反映他对待群众态度不好,不能满足诉求。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被约谈后主动要求在民主生活会上做检讨。
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之一,就是“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我们的批评利器是否钝了?辣味十足的批评能坚持吗?
秦皇岛是这样做的:对党员干部出现带有共性违纪苗头或倾向性问题的责令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督促其查摆问题,重点剖析,开展深刻批评与自我批评,真刀真枪、揭短亮丑,动真碰硬、出汗排毒。
“后半篇文章”马虎不得。该市规定上级通过台账式管理、随机性抽查等方式,跟踪督导民主生活会上查摆问题的落实整改。今年以来,利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2583人次。
谈话提醒不“和气”:动真碰硬不含糊
不是“一团和气”,而是“猛击掌,急刹车”。
秦皇岛市的谈话提醒在敞开心扉的交流中教育人、挽救人,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青龙满族自治县土门子乡一位科级干部张晓东(化名)说:“接到谈话提醒通知,心里就发怵。见了面,领导开门见山直指问题。”有群众反映他6月份高考过后准备违规给孩子办“谢师宴”,被县纪委同志谈话提醒后,他马上叫停了“谢师宴”。“违反纪律和规矩的事儿,一概不能办!”他说。
严是爱,松是害。如果平时对干部身上的“小问题”不管不问,等出事了就不是红脸出汗的问题,“病入膏肓”之时再去提醒也已经晚了。党内关系庸俗化、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看起来你好我好大家好,实际上是害人害己。
秦皇岛市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探索谈话提醒工作,各级党委、纪委敢于担当,动真碰硬不含糊,为推动谈话提醒向各级党员干部延伸,主谈人由全市各级纪委相关负责同志扩大到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并不断改进谈话提醒方式,做好谈话提醒记录。
有群众反映该市昌黎县城乡建设局干部张晓红(化名)“搞不正之风,接受宴请”,但无实质性内容。该县纪委负责人仍对其进行谈话提醒。像这样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秦皇岛已成常态。
“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人衣冠不整,自己并不知道,这时需要旁边人咬咬耳朵或拉拉袖子:纽扣系错了,快整整。既不动声色,又解决问题。”秦皇岛市纪委相关负责同志说。(娄一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