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发布时间:2016-03-21 14:21:00
“现在村里有规矩,啥事都透明了,议政议廉会上群众提的意见都能兑现,村里大事大伙儿说了算,跟以前大不一样……”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村民代表们刚刚参加完村里的“民主议政议廉会”,街头巷尾仍在议论一年多来的新变化。
监督到了位,清风拂面来
“原来村里想干啥,两委一商量一拍脑袋就定下了。现在监督到位了,必须按照制度程序来,让村干部的权力运行更规范。”峰峰矿区后西佐村纪检委员牛恒良说。
过去,由于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小微权力”的监督相对薄弱,好政策不落地、村官乱作为、权力行使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14年底开始,峰峰矿区以解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作为重点,在全区11个乡镇(街道)、225个农村(社区)全面开展“两延伸两提高”工作。具体说来就是把“两个责任”和惩防体系建设延伸到农村(社区),提高农村基层的纪律监督水平和规范用权水平。
“通过延伸责任链条,堵塞监管漏洞,扎紧制度笼子,逐步规范农村权力,确保党在基层的政令畅通、政策落地、制度落实。”峰峰矿区区委书记张跃峰表示。
走进义井镇李庄村,“两委”干部手写的“承诺书”在醒目位置一字排开,“不私自吞占集体资金、不用公款大吃大喝、不违规办理低保……”内容直截了当,言简意赅。干部们根据各自的分工,有的放矢进行承诺,内容各不相同。
为了管住“微权力”,杜绝“微腐败”,峰峰矿区重点把握承诺、公开、监督、问责四个环节。
在峰峰镇后西佐社区村务公开栏上,54岁的牛更山不仅看到“低保户”一栏有自己的名字,还写明了低保金额和低保原因“患尿毒症,每周透析两次,老母80多岁,家庭困难”等。“村务公开要直截了当、清清楚楚,不能做任何‘技术处理’,要真正让群众看得明明白白,心里透亮。不论大小权力,只有晒在阳光下,才能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区委副书记王利伟说。
在监督环节,峰峰矿区整合各方面力量,创造性地组建完善了党风廉政监督员和纪检委员两支队伍,确保有人管事。峰峰矿区建立起“民主议政议廉日”制度,每半年一次对村里的主要事项“过筛子”,有效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此外,还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畅通各类投诉举报渠道。
办事有规矩,群众得实惠
峰峰矿区纪委书记霍耀彬表示,一年多来,群众最大的感受是“干部比以前守规矩了”。“前不久,义井镇有个村干部孩子做满月,还主动询问酒席限桌情况,生怕违规违纪。”
一年多来,峰峰矿区各乡镇逐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合本镇本村实际的用权机制和监督流程。各村在棚户区改造、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推进中,从工程立项到验收,均严格民主决策和监督程序,杜绝暗箱操作。老百姓办事也逐渐习惯按照流程来,哪个环节卡住了,都有对应的监督问责措施;哪里出现不正之风,都可以及时通过纪检委员、监督员或者微信平台及时反映,及时纠正。
“过去,村干部有好处抢着干,没有好处懒得干。现在村干部责任感强了,有啥事儿主动干在前头,把村里人的烦心事都给解决了。”临水镇的一位村民由衷感叹。
界城镇小河沟村村支书刘同营对此深有感触:“现在村里有啥大事都公开,老百姓心里亮堂了,村干部也不落埋怨了。”曾经以矛盾多、上访不断而闻名的李庄村,去年在实施道路、墙体、改厕等农村面貌提升工程中,总投资800多万元,由于严格执行规定程序,没有一位群众像过去那样,反映村干部违规违纪参与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