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强纪委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推进干部教育经常化、施政行为制度化、村务公开真实化、涉农信息透明化,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干部教育经常化
县纪委协同组织、宣传等部门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农村党员干部300多人次。以贤孝文化进农村活动为载体,营造反腐倡廉大环境,通过建立廉政文化墙、文化街、文化长廊,书写宣传画、标语、墙头诗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在有条件的村设立了廉政文化活动中心,利用电教手段播放廉政光盘,购置了廉政图书,定期编排演出秧歌、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搞好经常性教育。
施政行为制度化
县纪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对村干部在村级招待、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集体资产处置等12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制定了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必须经村“两委”联席会研究,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再实施的六个步骤。村委会工作所涉及的重大事项,要向村干部、村民代表会议通报情况;村“两委”成员分管工作所涉及的重大事项,要分别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请示报告。
村务公开真实化
着重抓好“四个统一”,即统一公开阵地,各村在显要位置建起高标准、永久性公开栏;统一公开内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对群众关注的村干部报酬和招待费等逐人逐笔公开,将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扶贫救灾款物发放、宅基地发放、村集体所得收益使用、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村集体债权债务、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种粮补贴及其他补贴的管理使用全部纳入公开内容;统一公开程序,公开前村委会拟定公开内容,由村民代表、村民理财小组审核,报乡镇纪委审核再公开;统一公开时间,每年的一、四、七、十月上旬为村务公开旬,按时把上季度的村务情况全部公开。
涉农信息透明化
结合农村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对涉农部门行政权力进行专项清理,定期发布国家惠农政策信息,公示支持各村的款项,接受群众监督。同时从36个行政部门中筛选了22项群众企业关注、希望公开的办事程序作为重点内容,编制成导办流程图,在乡镇所在地、集市所在地建立起公开长廊,并公布了纪委举报电话,设立了投诉箱,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举措,各涉农资金管理部门与资金流向村签订双向责任书,实行双向责任追究。(衡水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