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纪律审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推进协同治理,让腐败无处可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发布时间:2014-11-18 15:48:00

  日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布里斯班峰会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同意建设反腐败合作网络,返还腐败资产,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
  腐败问题是全球治理的共性话题。一项全球调查显示,腐败问题比经济问题和贫富差距更为让全球公众关切。随着腐败犯罪呈现国际化蔓延趋势,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单独依靠本国力量免受腐败问题侵害。治理腐败,同治理其他全球性问题一样,都需要各个国家间凝聚共识、强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虽然遏制腐败是各国一致目标,但由于法律制度差异、合作协调机制欠缺等原因,反腐败国际合作一直未能形成合力,腐败分子引渡难、抓捕难、追赃难成为跨境打击腐败的最大瓶颈。不能不提的是,一些国家出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考量,堂而皇之为腐败分子提供庇护,让腐败分子“一逃了之,一走了事”有了可能。将腐败问题转嫁为政治问题,将犯罪黑金洗白为经济投资,继而获得出逃国的法律庇护,几乎成为腐败分子外逃的“普遍选择”,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屡受其害。
  依赖外来腐败黑金支撑的发展不值得称道。全球合作打击腐败和跨国经济犯罪,不仅关乎腐败问题的有效治理,还有助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商业环境,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增长,稳步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从长远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符合各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同意返还腐败资产,凝聚了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共识,释放出携手打击腐败、切断腐败者外逃之路的积极信号,这无疑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好。
  当然,合作反腐归根到底还得靠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共识成为实践,让理念落实为机制。进一步沟通司法差异、弥合分歧争端,缔结引渡条约和司法协助协定;成立机制化机构,打造反腐败双边和多边执法合作平台,推动联合执法;开展经验分享、人员培训与技术援助,等等,都需要相关国家搁置私心偏见,付诸更多努力。
  正如外媒所指出的,“空前规模的国际合作”是中国新一轮反腐的重要标签。从推动APEC北京会议通过《北京反腐败宣言》、成立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到中美领导人同意加强在个案调查、信息交流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反腐败合作,再到布里斯班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着力推动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国已然为探索腐败问题的全球协同治理之道作出了积极贡献。继续寻求国际合作上的突破,编织更为广阔的反腐败网络,一定可以“让腐败行为无处可存,让腐败分子无处可藏”。
  (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