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法规| 审查调查| 通报曝光 | 巡视巡察| 信息公开| 廉政教育| 媒体聚焦| 学习园地
所在位置:首页>家规家训家风>孙奇逢>延伸阅读

以日用伦常为实际 ——孙奇逢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2016-07-13 14:26:00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人称“夏峰先生”,河北容城人,明清之际著名学者、教育家。孙奇逢治学“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他面对社会变革,兼采朱、王,力图为理学寻求新的出路。对儒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孙奇逢力倡“务实行”,关心日用伦常生活实际,尤其在有关教育方面的主张和实践有颇多可取之处。

  孙奇逢认为:“学问先要见出大总脑,总脑不清,则时时有难处之事,在在有难处之人。总脑清,则天下之物尽在我,而不足以增损我。故得丧荣辱俱不足惊吾神,扰吾虑。”所谓立总脑,就是要确立“穷则励行,出则经世”的学习目的和志向。他认为贫困、病痛、忧愁等苦难是读书人所无法逃避的,学者应当“能处人所不能处之事,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能堪人所不能堪之忧”,在苦难中自觉磨砺。相反,富贵安乐,“粱肉豢病,金屑著眼,未有不贻大患而翳后进者矣”。为此,他要求学生做到“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先儒教人在事上磨炼,那些“遇事便束手,被辱即动心,逢忧辄短气”的小人自然与学问无缘。

  孙奇逢不仅如是教诲学生,而且用实际行动实践这些主张,为世人做出榜样。他“少历经于贫贱,老困踬于流离”,直至九十二岁高龄,一生刻苦向学,从未有丝毫松懈。魏裔介撰《孙征君先生传》,说他“不问家人产而随在能安,一囊贮米,屡罄不见有忧色”,平日饮食常不继,“每至绝粮,辄割郊外田易粟”。与人论学“自辰至日昃,苍头始持豆面作羹以进”,但他却“食贫自甘”。

  孙奇逢格外注重力行,强调“盖行足以兼知,未有能行而不知者,知不足以兼行。”也正因为重视“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他竭力反对脱离实际读死书、死读书。他说:“读《易》之道最忌拘泥,贵变通。”孙奇逢晚年居夏峰村辟兼山堂读《易》讲学二十五年,仍坚持“率子若孙躬耕自给”。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其中,“愿留者亦授田使耕”。他提倡“匹夫为善,康济一身,公卿为善,康济一世”,自己无力直接济民,遂通过讲学授徒使民各受一分之利。对于问道请业者,不论贵贱少长,一律耐心“诱掖奖劝以成就之”。年届九十,他还豪迈地表示:

  七十岁工夫较六十而密,八十工夫较七十而密,九十工夫较八十而密。学无止境,此念无时敢懈,此心庶几少明。

  孙奇逢一直活到九十二岁,临终前依旧“整衣危坐,与门人,子孙讲论不辍”。他的治学思想与主张、治学精神和实践作为宝贵的精神遗产,不断激励后学者奋发向前。(节选自 王为国主编《新资治通鉴·第四卷》,原标题“孙奇逢经世励行”,略有删节)